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促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18-02-01
字体:
访问量:
来源:
分享到:

中共阿坝州委农工委龙刚

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是我州“三农”工作的综合载体,如何使之更好的助力基础、新村、产业、能力、生态等17个扶贫专项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新一仗添砖加瓦,成为当前各方面关心的热点问题。根据州委、州政府领导的安排部署,今天就此谈谈个人的认识和建议。

一、建设幸福美丽新村重在行动

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是十八大以来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20149月,省委书记王东明提出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随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20142020年)》。赓即州委提出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有个好身子和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的“三好两富”目标要求。今年,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坚持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的意见》(川委办[201615号)明确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全面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脱贫攻坚为重点,先难后易、雪中送炭、补齐短板。突出重点、全面覆盖、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坚定不移的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统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和社会管理创新,整体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努力实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让农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此段为修改内容)

我认为,全力推进“五大行动”,实现“三好两富”的目标任务就是今后几年我州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带动脱贫攻坚的具体抓手,必须坚定不移实施。

(一)扶贫解困行动:全面启动实施精准扶贫,到2020年完成606个贫困村和7.4万贫困人口的解困任务,就必须抓好17个扶贫专项规划的落实,加大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贫困村(包括基础条件较落后的村)基本农田、小型农田水利、乡村公路(含独立桥涵)、草场建设、小流域治理等项目支持,实施好藏区新居建设,分期分批解决农村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基本住房问题。

(二)产业提升行动:过去,我州坚持以“生态理念、健康品质、农业增效”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现代林业和乡村旅游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营较为粗放。我们必须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深入推进农旅、文旅的深度融合,加快提升乡村旅游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形成;积极实施 “全民触网”工程,大力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促进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

(三)旧村改造行动:要充分利用山区的地形地貌特点,结合藏区新居建设,采用“一村多点”模式,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把新建、改造、保护即“建改保”有机结合起来,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传承和发扬丰富独具的藏羌民族文化,切实做到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协调统一。要着力加快乡镇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农村公用设施建设,推进“1+6”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四)环境整治行动:要以绿化、净化、美化为追求,由治理脏乱差入手,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包括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梳理沟渠堰塘,搞好院落整治,建设“微田园”,搞好农村生态细胞创建。

(五)文化传承行动:要挖掘文化资源,传承乡愁记忆,承担起耕读文明代际传递的历史责任,培育新型农村文化。这就要求把耕读文明的元素、符号和故事,融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挖掘传承农耕文化的元素、符号和故事,保护修缮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等,抢救式保护本乡本土文化;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村落开展传承、传播活动;引导支持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编写村史;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工作,建设一批民族特色浓郁的村寨。

也就是说,必须优先在边远地区和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因此,省级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项目在不改变“支持环节”的前提下,必须在贫困村实施,优先向当年需摘帽的贫困村倾斜;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项目要向贫困村特别是当年需摘帽的贫困村倾斜,要抓好5项重点工作:即整体把握建改保关系,重点解决农民住有所居、住得安全问题;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农村走平坦路和饮安全水问题;加大人居环境整治,重点解决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解决农民充分就业持续增收问题;开展农村文化院坝建设,重点解决农村文化传承问题,确保示范县每年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数量不低于行政村18%,贫困村脱贫比例不低于同类区平均水平。到2018年,示范县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占本县行政村总数的55%以上,贫困村实现“摘帽”70%以上。(此段为修改内容)

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州基于灾后恢复重建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顺利实施“三百”示范工程和第一二轮成片推进新农村示范县的基础上,坚持以县为主体,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生态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业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上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实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新型村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扎实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不仅改善了农牧区的面貌,而且还探索出了具有阿坝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也为今后的民生工程建设创造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今年,全州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等新的机遇,及时启动了马尔康市、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壤塘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和黑水县九个县(市)的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和163个省级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按照“建改保”相结合的原则,有标准、有规划、有任务、有要求、有考核的推进新农村建设。从近期在汶川和理县开展的专项督查情况看,效果很好,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州的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任务还很艰巨。就我州而言,农村牧区牵涉面积广,农牧业发展涉及的人口多,农牧民增收实现的难度大,要实现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奋斗目标,农牧区的贫困问题就是摆在我们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最大实际困难和最紧迫的任务,在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需进一步提高认识,解决好部分群众主体“位不够正”的问题。有的地方群众由于对新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个别地方存在 “上面热,下面冷”、“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基层治理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不高,上墙的制度多,实际落到实处的少。

二是需进一步强化规划,解决好一些乡村规划“导不够明”的问题。在新村规划过程中,有的地方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规划,对村庄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调查得不够深透,村庄规划编制存在内容重复、特色不鲜明等情况,存在重建设、轻实效、无监管的现象;有个别村在实施过程中,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够协调,没有较好体现乡情村貌。

三是需进一步强化产村相融,解决好产业支撑“力不够强”的问题。有个别地方对主导产业发展理解有偏差,不因地制宜,认为发展个产业就行,配套产业未跟上,村集体经济、脱贫致富和农牧民持续增收后劲乏力。有的地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只注重数量,不求质量,造成龙头企业加工增值能力低,农民专合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建设不规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强。

五是需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运行管理,解决好后续管理“管不够力”的问题。一些地方“1+6n)” 公共服务活动中心作用发挥欠佳。对新村聚居点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未落实具体的管护措施和管理人员,导致破损严重,对公共环境卫生整治不力,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补助试点资金使用不好,发挥效益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效益的长期发挥。

六是需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力度,解决好建设资金“量不够足”的问题。各级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大,以县为主体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效果很好,也调动了农牧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但现有的财政资金投入过于分散,特别扶持产业发展的资金和项目仍然是“杯水车薪”;加之,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部门、不同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难以发挥更大的整合效应。

按照省、州的安排部署和要求,今年,全州要完成125个贫困村摘帽2万人的脱贫解困,到2020年,要完成606个贫困村摘帽7.4万人的脱贫解困任务。也就是说,脱贫攻坚就是我州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放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的首要位置,拿出硬措施,下大力气抓,彻底消灭贫困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如期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三、坚持与脱贫攻坚攻坚深度融合

今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都应当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优先考虑脱贫攻坚、全面融入脱贫攻坚、切实带动脱贫攻坚,把带动脱贫攻坚的目标作为推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第一根钢鞭,把带动脱贫攻坚的实效作为检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败的第一把尺子,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推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

(一)以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为目标,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委提出并强调“三好两富”目标要求,要让所有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有个好身子,物质富裕、精神富足”。我理解,就是要通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让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实现住有所居,住得安全,不落下一户一人;人人衣食无忧,生老病死有保障;人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村村寨寨讲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

今后,我们研究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必须优先考虑脱贫攻坚;安排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项目资金,必须优先考虑脱贫攻坚。今年,我们启动的省级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均被列入我州脱贫攻坚17个专项规划。省级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项目区分布在全州13个县(市)129个乡(镇)163个贫困村,其中,涉及2016年需摘帽的贫困村121个,2017年以后摘帽的贫困村42个。覆盖贫困户5000多户,受益贫困人口2万多人。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项目分布在全州9个县(市)的103个乡(镇)220个行政村,涉及农户1.7万户7万多人。覆盖贫困村97个,受益贫困人口9215人。(此段为修改内容)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作明书记对省级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的重要批示:“真正做到对接村退出的目标要求,有的放矢,补齐短板,因地制宜,确保实效。”切实担负起脱贫攻坚重大历史责任,进一步细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完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建立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评价体系。按照《阿坝州2016年度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和《2016年度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年度建设内容、规模、重点和建设时序、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助农增收这个核心,以实施精准脱贫为重点,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重点抓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两大载体,扎实推进脱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着力解决贫困区域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方面共性问题,从总体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在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实施两大工程为载体,突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重点

以实施省级幸福美丽新村(扶贫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两大工程为载体,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统筹抓好产业发展、新型村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牧区群众特别是贫困农牧民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坚持产业先行,突出培育主导产业。我们一定要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在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生态农业、现代草原畜牧业和现代林业建设上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在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等方面取得突破。重点抓好生态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业和乡村旅游业,为增加农牧民收入打好基础。

二要坚持因地制宜,抓好新型村庄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整体把握新型村庄建设“建、改、保”三种形式,实行“建、改、保”相结合,重点突出改造和保护。新建房屋要因地制宜,因山而建,依山傍水;旧房改造不能简单穿靴戴帽,不能一味涂脂抹粉,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造完善,在功能提升上下功夫;突出乡村特色,突出田园风光、庭院生活和农(牧)家情趣;注重对藏羌民居的保护,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唤起人们对前庭后院、瓜果飘香、柳扬蛙鸣、炊烟缭绕的乡愁记忆。

三要坚持统筹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我州农村特别是高半山和边远牧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的发展。我们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工作中,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进一步解决好民生“七难”问题,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首先,要继续改善交通条件。按照交通建设和产业发展“双轮驱动”的工作思路,加快村内道路和田间作业道、牧道建设。其次,要加快推进水利建设。重点是抓好农村水利灌溉和饮水安全两个工程建设。第三,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因地制宜的推广沼气、太阳能、生物质炉等新型能源,解决农牧民用电问题。最后,还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功能。重点是完善“1+6”公共服务中心,配套、提升和完善基层阵地和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商业、广电、宽带等所需的设施设备。

    注:“支持环节”---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关于下达新农村示范县财政专项资金的通知》(川财农〔201651号)的支持环节:“省级财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省级财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专项资金对每个扶贫新村的补助标准不得低于62万元。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