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中共阿坝州委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教育发展新跨越的决定

发布时间:2018-02-01
字体:
访问量:
来源:
分享到:

                    

为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我州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现作如下决定: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促进教育发展新跨越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进一步深化对促进教育跨越发展的认识
                                   
“十一五”时期,全州教育紧紧抓住国家“两基”攻坚、“省十年行动计划”、“易地育人”工程、灾后教育恢复重建等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资建设明显加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站在新的起点,务必深刻认识教育在实现我州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中的重大作用,牢固树立强州先强教、教育是“强州固本”根本举措的观念,切实增强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稳定的意识,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进一步落实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县委、政府要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把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对教育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协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支持,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综合协调,定期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实行党政领导定点联系学校制度,主动为教育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强化党委(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进一步健全教育工作督导督查机制
                                         
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年度目标任务的督导督查机制,并将督导督查结果作为对县级政府主要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考核、表彰、任用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问责制。建立学校办学督导评估制度,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州、县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导队伍建设,强化督导职能,提高督导工作水平。
                                  
(四)进一步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大力支持教育发展。发展改革部门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优先安排教育;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优先保障教育;民族事务、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司法、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农业、畜牧、林业、卫生、文化等部门要优先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形成政府统筹、部门配合、同心协力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局面。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领导重视教育、部门关心教育、教师热爱教育、社会支持教育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关心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明确目标,提高质量,强力推进教育发展新跨越
                                      
(五)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未来五到十年,要加快基础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规范双语教育教学,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科学发展,建立适应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现代民族教育体系。全州教育实现管理的效能与精细化、教师的师德与师能、办学的条件和环境优化、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教育质量、学校的文化建设与教育品质整体提升,基本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民族地区教育典范,推动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

                                         
(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七)充分发挥教育部门职能作用
                                                                      
教育部门要深入践行“实干兴教”理念,主动服务学校、服务师生。要根据我州地理、人文特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制定促进教育跨越发展的有效措施。指导学校加强常规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奋力实现全州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建立教育信息畅通渠道,加强政务公开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八)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规范教育教学、考试评价、教材使用、教师培养和收费等各类办学行为。着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学习先进办学经验,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九)不断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教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在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淡泊名利、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进修提高,不断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明显提升。
                                               
三、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教育发展新跨越
                                                          
(十)大力推进学校德育实效化
                                               
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开展热爱祖国、建设家乡、民族团结教育,培养学生铭恩奋进、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国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县教育局成立党委,负责学校党组织建设,领导德育工作。州、县教育局设立德育工作办公室,由教育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
                                               
(十一)大力推进教育发展均等化
                                                       

“十二五”期间,要以九项工程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建设,即藏汉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普通高中改扩建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建设工程、双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力争按新规划完成各学校新一轮改造与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县域、农牧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功能更加齐全、环境更加优美和资源配置更加均等。

                                                   
(十二)大力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
                                                  
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合格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规范编制管理,完善考核制度,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新进教师实行专项招考,侧重师范技能和职业能力考核。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适当扩大中小学高级职称比例。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培训制度和保障体系,大力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校际交流制度。完善教育行政管理及校长队伍岗位设置,配齐配强教育局长、学校校长。加强教研机构建设,充实教研队伍,丰富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水平。完善各县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建设。根据寄宿制学校的规模,配备必要的保安、宿管、后勤和医务人员。
                                                            
(十三)大力推进教育管理规范化
                                                 

建立健全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和校长选拔任用制,试点推行校长聘任制。制定全州教育管理考评办法,提高学校管理制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学校设施设备管理与使用。深入推进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健全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学校和学生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十四)大力推进教学手段信息化
                                               

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开发和引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积极配置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有效提高信息化技术利用水平。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覆盖城乡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到2013年,全州乡中心校以上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到2015年,全州各校配备数字实验室,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

                                                           
(十五)大力推进学校办学法制化
                                                

不断完善我州教育民族自治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保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统筹权,逐步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行政管理体系。各级政府认真履行教育职责,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校务公开,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十六)大力推进教育交流长效化
                                     

抢抓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等机遇,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加大我州和省内外教育强校之间的教育交流力度,学习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完善课程交流、合作办学、师资互访、干部互挂、定向招录等合作方式,形成教育对外合作交流长效机制。

                                  
四、加大投入,强力推进教育发展新跨越
                                               
(十七)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支持教育发展作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把“三个增长”落到实处。确保按分担比例落实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作周转用房建设、校安工程等配套资金。确保到2012年,按可比口径计算财政性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合计的比例达到18%,以后年度随财力增长逐步提高。州、县政府分级设立校园安全专项经费,落实校园人防、技防、物防基本投入。逐步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从2011年起,州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进行奖励。各县每年也应安排不低于50万元的教育奖励资金。

                                        
(十八)完善教师考核激励制度
                                                   

州委、州政府每两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按照州级劳模标准予以奖励,并安排参观、考察、学习和疗养。获得三次及以上州级以上表彰且在州内连续教龄满30年的教师,退休时给予10万元奖励。实施教师免费体检制度和教师节慰问教师制度。设立艰苦边远地区教师特殊补贴。州内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幼儿园连续教龄30年及以上的教师,退休时享受如下待遇:颁发《荣誉证书》、给予2万元奖励、提高退休门诊定额补助标准和“高原型”疾病的药品检查费报销比例。各县要完善和落实好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绩效工资等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敬业乐教,鼓励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体办法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教育等部门负责制定实施。

                                                 
(十九)建立社会办学长效制度
                                        
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可由优秀学校为龙头,组建跨地区、跨类别学校的教育集团。通过资产和人员重组,改造薄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在进一步办好公办学校、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落实财政、税收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助学、办学。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教育的捐赠。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所得合法资金,在留足学校运转成本和发展资金后,可适当安排经费奖励办学者。
                                                  
(二十)认真落实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认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确保中小学生杂费、课本费“应免尽免”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应补尽补”。全面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确保政策全覆盖。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实施力度,形成生源地助学贷款、政府资助和社会捐助为一体的就读大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深入实施全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设立州、县两级学生资助中心,确保全州每一学段学生不因家庭经济贫困而失学。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